初秋的午后,阳光像融化的蜂蜜,黏稠而缓慢地透过图书馆巨大的落地窗流淌进来。
空气里浮动着纸张、油墨和岁月静好的味道。
苏念很喜欢这里,这里的秩序感让她安心——书籍按照编号整齐排列,时间在翻页的沙沙声中有规律地流逝,一切都可以被规划和预期。
直到那个不合时宜的电话打破了她小世界的宁静。
手机在桌面上固执地震动,屏幕上闪烁的“妈妈”二字,像一道催命符。
苏念叹了口气,认命地接起,压低了声音。
“妈……念念,上次张阿姨给你介绍的那个男孩子,你到底怎么想的?
微信聊了没有?
人家是985的硕士,家境也好……”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急切而焦虑,像一张无形的网,细细密密地缠绕上来。
苏念感到一阵熟悉的无力感。
父母失败的婚姻像一堵巨大的阴影,横亘在母亲心头,而母亲又将这份对感情的不安,悉数转化成了对她情感生活的过度关切。
她试图用逻辑抵抗:“妈,我现在大二,课业很重,而且我未来的规划是……规划规划,女孩子的青春就那么几年!
等你规划好了,好的都被人挑走了!
妈妈是过来人,不会害你……”又是这套说辞。
苏念闭上眼,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精装书硬壳的封面。
她擅长解构复杂的经济学模型,却永远无法解构母亲的这份爱与焦虑混合成的难题。
她需要的是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一个能堵住母亲的嘴,又能让她继续安心待在自身秩序堡垒里的方法。
挂断电话,她有些疲惫地将额头抵在冰凉的桌面上。
周围很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和……一阵逐渐靠近的、带着运动后蓬勃热意的嘈杂。
“燃哥,可以啊,外语系的系花又托人来问你要微信了!”
一个略显聒噪的男声响起。
苏念微微蹙眉,没有抬头。
“少来,”另一个声音响起,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笑意,清朗得像秋日的天空,“你们能不能消停点,我在看书。”
这个声音……好像有点耳熟。
苏念下意识地抬了抬眼,从臂弯的缝隙里看过去。
隔壁桌,一个穿着红色篮球服的男生正背对着她,颀长的身形懒散地靠在椅背上,短而利落的黑发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