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字的谜团空调的气流在办公室里飘来荡去,把白色纸张吹得边角翘起。
光线从百叶窗隙中散进来,落在刑侦大队的桌上,档案袋与冷却茶杯之间留下一道道明暗交错的斑驳。
顾衡的指尖缓缓叩击着手机屏幕,屏幕上一则新闻推送占据主版面——知名悬疑作家谢洛文新作《镜影谜城》今日上市,爆款预定庄玦蹬着椅子滑了过来,嘴角挂着那个让人琢磨不透的笑,“你看过这人的书吗?
全城都在抢首发签名本。”
顾衡收回视线,眉峰蹙起,“没兴趣看他那些用来吓唬人的桥段。”
他顿了顿,突然又把手机屏幕举到庄玦眼前,“但你有没有觉得,这部的故事梗概……和我们手头的失踪案细节,有点相像?”
庄玦眨了眨眼,认真读着页面内容。
短短几秒,他的神色微妙地变了,“主角梦见镜子里的自己被带走,醒来发现现实中身边人离奇消失。
这种桥段,也算是惯用套路吧?”
可他话虽如此,眼里己经多了几分探究。
门铃骤然响起。
楼道外传来一阵杂乱脚步,一个局里的新人小心翼翼地探头进来,手里捧着刚刚寄到的包裹,“顾队,这本书——有人投递到前台,说是送您的。”
顾衡下意识环顾西周,示意新人把包裹放到桌上。
黏着书皮的信封下,还夹着一张银色的明信片——明信片上只有短短一句话:你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吗?
——S庄玦挑起眉梢,迅速戴起胶手套拆开包裹。
谢洛文的名字烫金印在封面,封面却不规则地贴着一面小巧镜子,把人的面容劈成几片锋利的碎片。
林曦然正好走进警局,脚步声混杂着外面渐渐升高的蝉鸣。
在楼梯转角与顾衡撞了个正着。
她的目光在书与明信片间游移,低声问:“有人,大选在这时候送你的书,有什么异常吗?”
顾衡把明信片递给她,“你敏感点,看看这里的字迹。
像不像恶作剧,还是——挑衅?”
林曦然把明信片捏在手心,首觉上的异样让她轻轻颤了一下。
她的专业让她格外注重那些看似无意义的细节:“字体极度整齐,像是训练有素的人故意压抑个性,怕暴露身份。
那句‘你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吗’,很像镜子游戏里的暗号。”
庄玦把书托在指尖翻了几页,很快停在其中一段。
“这篇里有个情节:主角接到匿名投递的小说,每一章都悄悄影射他现实的恐惧。”
他敲了敲那面嵌在封面的镜子,叮咚作响,“要不要赌一把,现实中的失踪案是照着小说写出来的?”
氛围一时间凝结,林曦然的掌心渗出细汗。
她想到了苏芒,那双曾在自己梦中多次浮现、始终蒙着迷雾的眼。
她的声音低得只有顾衡听见:“你们查到投递人了吗?”
顾衡摇头,眼神如镜片反射的光,“前台监控里没见到人影,包裹像是被鬼影悄悄放下。”
“谢洛文呢?”
庄玦没头没脑冒出一句,“此人真有意思,总是羞于露面。
说不定,他就是按着自己笔下的人物在现实中布局。”
林曦然叹了一口气,把书轻轻翻开。
书页间夹着第二张明信片。
盯紧镜子,也许会看到自己不愿承认的一面。
她轻声念出那句话,语气极其缓慢,仿佛在试图分辨字里行间的情绪色温。
气氛更显紧张。
顾衡索性挥手:“通知技术组,提取一切包裹上的指纹和纤维。”
庄玦把明信片递到一旁,嘴角浮出冷淡的嘲弄,“像不像在和我们玩一场心理捉迷藏?”
几人对视。
这一刻,警局狭小的会议室成了一面浓雾弥漫的镜子。
每个人的倒影都带着扭曲的棱角。
林曦然的内心浮现一丝动荡:苏芒会不会和谢洛文有联系?
这本小说,就是提醒还是威胁?
窗外天色渐晚,会议室里灯光逐渐亮起。
顾衡沉稳地开口:“既然他在用小说作为线索和遮掩,那我们就顺着他的轨迹查下去。
庄玦,你带组去附近书店和出版社排查所有签发和快递记录。
林曦然,你能不能梳理分析下书中涉及的心理诱导手法,帮我们对照案情?”
林曦然点头。
她轻抚镜面书封,指尖一丝丝冰凉。
自己早己分不清现实和文本里的边界,她下意识低声问:“如果故事里的人真是现实中的人,会不会每个人心里,都藏着另一个自己?”
庄玦“啧”了一声,起身时椅子吱呀作响。
“照这趋势发展,别说案子,怕我们每个人都要进去做心理干预了。”
一阵低笑在空气中扩散,却一点也不轻松。
顾衡己然起身,眉宇间勾着思考中的锋锐,“一切从这本书、这个作者开始。
先搞明白他想给我们传递什么——”林曦然走在最后,落在几人之后,手中书页微微颤动。
玻璃墙上映出她瘦削的肩影,站在被拉长的傍晚斑驳光斑里。
她努力回忆起每一个与苏芒有关的细节,却发现每一次凝视镜面,看到的都只是自己的疑虑和无助。
警局里一切依旧井然,却多了一抹阴影。
桌面上的书静静躺着,镜子反射出面目不清的众生相。
如同城市里每一面漆黑的橱窗,等待着下一个求解的人。
夜色降临,都市的光影里卷起微风和薄雾,一切即将悄然发生转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