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安得书阁!手机版

安得书阁 > > 林阳林建军《赶海:从创业失败开始》完结版免费阅读_林阳林建军热门小说

林阳林建军《赶海:从创业失败开始》完结版免费阅读_林阳林建军热门小说

竹篮月 著

其它小说完结

网文大咖“竹篮月”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赶海:从创业失败开始》,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都市,林阳林建军是文里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赶海 轻松 日常 神豪】 985毕业生林阳创业失败。 身负网贷,被女友抛弃后回到家乡小渔村。 意外得系统加持,凭爷爷的赶海笔记和系统在赶海界崛起。 斗无赖、破垄断、拓市场。 从负债者蜕变为海洋产业新星,更守护海洋生态。 看他如何逆袭人生,书写传奇。

主角:林阳,林建军   更新:2025-10-09 12:59:4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王二麻子的尖叫还在夜色里飘,林阳举着手电筒往老码头跑,光束在海面上晃出碎银似的光。

刚到礁石滩就看见王二麻子正一瘸一拐地往岸上爬,裤腿卷着血丝,嘴里骂骂咧咧。

“什么鬼东西,夹得老子跟被首播带货坑了似的,疼得嗷嗷叫!”

“你咋跑这儿来了?”

林阳照了照水里,礁石缝里隐约有青灰色的影子闪了下。

“我…… 我就是想捡点海螺卖钱买新手机。”

王二麻子捂着脚踝。

“谁知道被那破螃蟹夹了!”

他突然眼睛一亮,“哎,你手里那铁盒是啥?

你爷爷藏的宝贝?”

林阳把铁盒往身后藏了藏:“关你屁事。”

他瞅了眼王二麻子的伤口,看着像被梭子蟹夹的,没什么大碍,转身就往家走。

海风里飘来王二麻子的嘟囔:“肯定是宝贝,不然能藏得跟国家机密似的……”回到家时,母亲正坐在灶台前纳鞋底,父亲靠在门框上抽旱烟,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

“王二麻子没事吧?”

赵秀莲抬头问,针尖在油灯下闪了闪。

“没事,被螃蟹夹了下,正忙着编故事发抖音呢。”

林阳把铁盒放在桌上,“爸,这到底是啥?”

林建军磕了磕烟袋:“你爷爷的东西,他走那年特意交代,非得等你‘撞上南墙’才能给你。”

他瞅了眼桌上的合同,“现在看来,这南墙你是撞得结结实实了。”

林阳的脸有点发烫。

创业那阵他总说爷爷的赶海是 “老掉牙的营生。”

现在想想,自己那套 “互联网思维”,在现实面前还不如爷爷的渔网结实。

“我先回屋了。”

他抓起铁盒往西厢房走,身后传来母亲的声音。

“锅里温着粥,半夜饿了记得喝。”

西厢房积着层薄灰,墙角堆着爷爷的旧物:褪色的蓑衣、磨亮的渔叉、还有个锈迹斑斑的煤油灯。

林阳把铁盒放在桌上,借着手机电筒拆开塑料袋,里面是个巴掌大的木盒,锁是黄铜的,刻着歪歪扭扭的 “海” 字。

“还搞密室逃脱这套?”

他翻出瑞士军刀撬锁。

“咔嗒” 一声,盒盖弹开的瞬间,一股潮湿的海腥味扑面而来。

里面铺着蓝布,放着本牛皮纸封面的笔记,边角卷得像波浪,还有个用红绳系着的小布包。

他先抓过笔记,封面上 “赶海手记” 西个字是用毛笔写的,墨迹透着海水浸泡的晕染。

翻开第一页,是爷爷的字迹:“宣统三年,三月廿三,大潮,礁石缝里摸得三斤梭子蟹,给柱子他娘治病。”

“这老爷子,记个账还跟写回忆录似的。”

林阳失笑,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

里面除了日期和收获,还画着些歪歪扭扭的图。

有的像螃蟹爬过的痕迹,有的标着奇怪的符号,旁边写着 “月圆之夜,此处有红膏鲟”。

翻到中间突然掉出张纸,轻飘飘落在地上。

林阳捡起来一看,是张褪色的潮汐表。

边缘都脆成了纸屑,上面用红笔圈着今晚的日期,旁边写着 “黑潮夜,三宝出”。

“三宝?

难不成是海参、鲍鱼、大龙虾?”

他对着灯光照了照,纸背面隐约有字,像是 “老码头三块石”。

这地名跟那条神秘短信对上了,林阳的心跳突然快了半拍。

这时手机震了下,他还以为是催款短信,划开一看是条新闻推送。

“海州海域发现罕见赤潮,专家提醒近期避免出海”。

下面评论区吵得跟菜市场似的。

有人说 “这是海鲜要涨价的前兆”。

有人骂 “肯定是工厂排污搞的鬼”。

“赤潮?

黑潮?

这大海最近是捅了潮流窝了?”

林阳把潮汐表夹回笔记,又拿起那个布包。

解开红绳一看,里面是枚铜制的鱼形吊坠。

鳞片上刻着细密的花纹,沉甸甸压在手心,像揣着块海水凝结的冰。

他把吊坠揣进兜里,继续翻笔记。

后面的字迹越来越潦草,最后几页画着幅礁石滩的草图。

三块石头圈得特别显眼,旁边写着 “退潮后,石下有洞,需备雄黄”。

“雄黄?

对付蛇吗?”

林阳皱起眉,突然想起小时候听村里人说。

老码头那片礁石滩以前闹过 “海蛇灾”,后来爷爷在滩上撒了圈雄黄,就再也没出过事。

他打了个哈欠,把笔记和铁盒塞进床底的木箱,刚躺下就觉得眼皮沉得厉害。

迷迷糊糊间,好像看见爷爷坐在床边,还是记忆里的样子。

蓝布褂子,裤脚卷到膝盖,手里拿着那本笔记。

“小阳,你总说大海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爷爷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带着海浪的嗡鸣。

“可这老伙计啊,比那些 APP 靠谱多了 , 它从不说瞎话,给你的馈赠,都藏在风浪里。”

林阳想伸手抓爷爷的手,却扑了个空。

老人的身影渐渐变成雾气,融进月光里,最后只留下句话:“明儿个卯时退潮,去看看就知道了。”

“爷爷!”

他猛地坐起来,浑身冷汗。

窗外天己经蒙蒙亮,海浪声规律得像闹钟,裤兜里的铜吊坠烫得吓人。

“做噩梦了?”

母亲在门外问,“我熬了玉米粥,快起来吃。”

林阳摸了摸额头的汗,应了声 “就来”。

他蹲在床底翻出笔记,翻到最后一页。

发现昨夜没注意的角落写着行小字:“潮涨潮落如人生,跌到底了,就该往上走了。”

这话像根针,轻轻扎在他心里最软的地方。

创业失败后他总觉得自己是只被浪拍在沙滩上的鱼,连扑腾的力气都没有。

可爷爷的字里行间,好像浪再大也总有靠岸的时候。

吃饭时父亲盯着他手里的吊坠看了半天,突然说。

“你爷爷以前总戴着这个,说能避海里的邪祟。”

“爸,您信这个?”

林阳咬着玉米饼,“现在都讲究科学养殖,不信封建迷信。”

“科学?”

林建军哼了声。

“去年你非要用什么‘智能增氧机’,结果停电的时候,鱼死得比双十一退货还多。”

“你爷爷那时候就靠看浪花辨鱼群,哪用得着那些花里胡哨的?”

林阳被噎得说不出话。

确实有这事,当时他还嘲笑父亲 “老古董”,现在想想。

自己那套 “大数据养鱼”,在断电面前连个渔网都不如。

母亲赶紧打圆场:“吃饭呢说这些干啥。

小阳,今天镇上有集市,要不要跟我去摆摊卖海菜?

能挣点是点。”

“我不去。”

林阳放下碗筷,摸了摸兜里的铜吊坠。

“我想去老码头看看。”

“去那儿干啥?”

赵秀莲皱起眉。

“昨天王二麻子说那礁石滩夜里有怪响,跟有东西在石头上爬似的,怪瘆人的。”

“去赶海。”

林阳拿起墙角的小铁桶和铲子,“总不能真等着催款的上门,好歹先挣点饭钱。”

他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就当体验生活,积累素材,万一以后写本《破产老板赶海记》,说不定能成网红书呢。”

父亲没说话,只是往他包里塞了个塑料袋,里面是几个煮鸡蛋。

母亲把爷爷那件旧蓑衣递过来:“早上有雾,披上挡挡潮。”

林阳踩着露水往老码头走,海风带着凉意,吹得蓑衣 “哗啦” 响。

路过王二麻子家时,看见他家院门紧闭,墙上新贴了张纸。

歪歪扭扭写着 “专业捉蟹,祖传秘方,收费 50 一次”。

“这货真是商机嗅觉比狗鼻子还灵。”

林阳失笑,加快了脚步。

老码头的礁石滩果然笼罩在浓雾里,三米外就看不清东西,海浪拍在石头上的声音闷闷的,像谁在远处敲鼓。

林阳掏出爷爷的笔记,对照着草图找那三块石头,突然听见雾里传来 “咔嗒” 声 。

跟昨晚在海里听到的一模一样。

他握紧手里的铁铲,手电筒的光束刺破浓雾,照在前面的礁石上。

只见块半人高的石头下,有团青灰色的东西在动,细腿支棱着,像是只巨大的螃蟹,正往石缝里钻。

林阳的心跳瞬间提到嗓子眼,手电筒差点掉在地上。

那东西的钳子比他的脸还大,壳上的花纹在雾里闪着冷光,看着就不是善茬。

就在这时,裤兜里的铜吊坠突然发烫,像是被火烤过似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