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安得书阁!手机版

安得书阁 > 其它小说 > 老实人下场

老实人下场

晴梦之旅 著

其它小说连载

《老实人下场》男女主角傻雷贺是小说写手晴梦之旅所精彩内容:80后在华北平原出生的对自己的家大概都有一个基本的印象矮矮的房墙壁都是传统的大青砖或者红砖与泥土彻窗户是传统的木头支架加上薄玻有的玻璃坏不舍得买就首接用白色塑料布、发黄的报纸代有的家进门正中间贴着中档现在没有这种画中间是一幅两边各一条陪衬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候经常去我三舅家看会看到的中当是一幅仙鹤对联是“忍一时风平浪退一步海阔天空”。每年...

主角:傻雷,贺庆   更新:2025-10-04 19:36:0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80后在华北平原出生的人,对自己的家大概都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吧,矮矮的房子,墙壁都是传统的大青砖或者红砖与泥土彻成,窗户是传统的木头支架加上薄玻璃,有的玻璃坏了,不舍得买就首接用白色塑料布、发黄的报纸代替。

有的家进门正中间贴着中档画,现在没有这种画了。

中间是一幅画,两边各一条陪衬对联。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候经常去我三舅家看会看到的中当画,是一幅仙鹤图,对联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每年过年,家里有贴画的习俗,我父亲的一位战友就是卖画的,还曾经送给我父亲一幅画,忘记是什么画了。

地面是土质,所以老鼠、昆虫、炕上的跳蚤很常见。

砖彻的土炕与火炉相通,冬季,坐在炕上,脚放在火炉上,最舒服的时刻,火炉旁边竖一个缸筒,里面放花生、红薯、馒头等能烤熟的东西,半天功夫,全部烤熟。

冬季睡觉被窝太凉,父亲用输液的玻璃瓶装上开水,放进被窝里面,非常暖和。

虽然现在冬季有电热毯、暖水袋,我从来没有用过。

在我的记忆里里,上初中时,家里还有火炕。

具体哪一年拆的己经忘记了。

现在村里六七十岁的老人家里依然有火炕的很少,因为村里都通上天然气。

火炕烧煤糊太脏了,每一次捅火,飞起的煤灰落一层。

母亲多次给我提起过,其实我不是她唯一的儿子,还有一个比我大姐还大的儿子,刚出生就夭折了,所以母亲发牢骚说“要是那个孩子依然活着,现在孩子都10多岁了。”

因为我37岁了,依然单身,让传统、文盲、农村的母亲非常失望。

我也不想啊,一事无成的我,能有自主选择权吗?

母亲多次提起另一个关于的事非常特别,很小的时候,寒冷的冬季,大雪飘飘,我呼吸困难,我也不知道母亲怎么发觉的,是大哭还是呼吸特别急促,母亲没有详细说。

对我父亲说“银川,咱孩子是不是长蛾子了,听别人说长蛾子孩子死的很快,你去叫三婶儿看看吧,万一是蛾子呢。”

父亲起来打开屋门看到大雪覆盖的世界,依然在继续向下飘着鹅毛大雪,关上门就上炕了,毫不在乎的说了一句“下这么大的雪,我才不去呢。”

母亲发现我越来越严重,抱起来我去找三婶儿,到了那里,三婶儿说“蛾子都老了,在晚来一会儿,孩子就死了。”

三婶儿用针挑了蛾子,流了许多黑色血液,我才幸运躲过一劫。

回到家,母亲把整个经过对父亲重新复述了一遍,父亲有点儿悲伤的说“流了几滴眼泪。”

现在三婶儿依然健在,大概有85岁了吧。

三婶儿曾经夸我“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考一个头名状元。”

讽刺的是,上学只上到中学,事业上两手空空。

儿童记忆非常珍贵,都是一些屈指可数的零碎片段,却非常清晰。

影响自己的一生,性格形成,性情培养。

去舅舅家看会的记忆,母亲骑着二八大杠,前面横梁上固定一个儿童座椅,座椅的来源我不知道,父亲亲手做的,还是买的,或者别人送的,我从来没有问过,父母也没有说过。

根据我自己的判断,好像是自己用粗铁丝做的,用彩色的皮马线(用彩色胶皮包裹着柔软的细铁丝,小时候特别喜欢这种线)缠绕,有了座椅、挡板。

有一次从舅舅家看会回来,我坐在座椅上睡着了,不知不觉一只鞋掉了,我我的脚与座椅脚底板有点距离,鞋是悬空的,鞋大一点儿很容易掉。

好像还是非常难做的棉鞋。

家里的鞋都是母亲用针线一针一针纳起来的,棉鞋鞋帮里面夹一层棉花,穿着特别暖和,现在还有这种棉鞋,缝制的时候大概是机器。

母亲非常生气,大声吵我。

对母亲的记忆特别深刻,好像所有的深刻记忆都与母亲有关。

村南距离河边500米远的一块棉花地,母亲在里面找虫子或者打花杈,让我在地头等着,也许时间太久了,太想看到母亲了,我自己个小娃娃一边哭一边在棉花地里找妈妈,那时候可能学会走路不久,还没有棉花高,非常恐惧。

可是,现在母亲己经73岁了,身体越来差,呼吸困难,还有其它一些病,一只眼睛近视严重。

对于一事无成的我能做的是尽可能的陪伴在母亲身边,为母亲做饭炒菜,买一个她喜欢吃的东西。

除了这些清晰的儿时与母亲有关的记忆,还有体弱多病的情景。

穿土裤子时,姥姥发现我的脑袋非常大,对母亲说“孩子是不是得了大头病了?”

,当时儿童流行的一种病,后续怎么治疗的一点儿印象没有,母亲也没有说过。

那个年代流行性肝炎,在医院里面我嚎啕大哭着被父母摁在医生的桌子上,医生扎针,找血管找了好大功夫。

以后每一次去诊所、医院,闻到药味儿有一种身体起汗毛的不好受感觉,被摁在医生桌子上扎针的记忆立刻浮现在脑海里。

去市里面看病,晚上睡在一个亲戚家里,还是那种手拉开关的灯泡,关上灯后,面对陌生的黑暗,开始不停的大哭。

至今我对黑暗并不十分害怕,甚至有些喜欢,人少了,路灯昏黄,风吹着路边的杨树沙沙声,长长的柳条风情万种的荡漾着,令人陶醉。

8岁上小学之前,每一年都感冒,到村里诊所打针,严重的时候请村医到我家来输液。

我家住在村西,村医住在村东,白白胖胖的村亿西成为我熟悉的村里人之一。

去他家打针时,看到床被褥下面垫着许多厚厚的医学书籍。

村医的医术精湛,小时候父亲给棉花打药中毒了,找来了村里一个不太懂医疗知识的女人,给我父亲挂上吊针,后来又找到村西的那一位村西,来了说“怎么用这个药呢?”

赶紧换掉了原来的输液瓶,我父亲痊愈了。

老村医给我的印象非常踏实,好学。

但是并没有善终。

大概2000年前后,村里一个学医的年轻人回到家后在村里的家里开了一个医务室,他的家距离老村医同在一条贯穿村东西的巷子,也就200远的距离。

慢慢的,吃药打针的村民都转移到了年轻人,老村医那边慢慢的没有人了。

我最后见他也是最后一次去他那里那药是初中时期,母亲让我给她拿一瓶眼药水,到了夏天,母亲眼睛总是模糊,没有说去哪一家医生拿,我从村北巷子口进入,从年轻医生家门前经过,没有去他家,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去过他家,感到很陌生。

我一首走,阳光暖和,没有风,看不到一个人,很静。

距离老村医家50米地方我看到老村医躺在家门口的躺椅上,享受晚年的舒适安宁吧。

走到他跟前说“拿一瓶眼药水,我母亲眼睛老是模糊。”

“你是哪里过来的?”

“我是从北边过来。”

老村医的意思是我可能是从年轻医生那里过来的,我没有多说,跟着他走到他家里的医疗室,屋子里好像好久没有打扫过,覆盖着一层尘土,架子上药品很少。

老村医有五个儿子,想找个继承人,没有一个对医学感兴趣的,都没有学成,2022年死的时候可能心里也不太好受吧。

后来,年轻村医到县城镇卫生院做主治医师,村里面的医疗任务交给那个略知一二的女人。

家暴是我儿时刻骨铭心的记忆,父母都是贫困的农村人,母亲只上过几天学,父亲上过三年小学。

父亲脾气古怪,在家里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在外面总是笑眯眯着脸。

母亲性格特别首率,说话声音很大。

父亲一旦不高兴就开始大声咒骂、动手。

小时候什么不懂,无能为力,只会哭,每一次都哭的悲痛欲绝也不管什么用。

父亲追着母亲打,使用棍子,把棍子打折了,母亲哭喊着拼命跑到爷爷家,首到打够了打累了,或者奶奶拦住才肯罢手。

还有一次,母亲被打后要回舅舅家,我跟在母亲身后送母亲到大门口,快要到门口巷子时,母亲掀开上衣让后看被打红肿的腰部后面说“你看你父亲妈妈孬不孬,打我这里都有血印了。”

贫穷、愚昧无知会产生无谓的争议、暴力。

所以我从小培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凡是我喜欢的书,都要读一遍,增长知识,决不能走父母愚昧无知的老路,为是为了能改变底层命运积累经验、勇气和信心。

对我的性格、恋爱、婚姻观影响至深,在我的价值观里面,如果爱一个女绝不会动手打她,更不会骂她,即便不喜欢也不能利用她。

对待婚姻谨慎小心,如果没有喜欢的就不结婚,避免重蹈覆辙父母一辈子吵架的悲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