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安得书阁!手机版

安得书阁 > 悬疑惊悚 > 无惧者的悖论有哪些

无惧者的悖论有哪些

米虫草花 著

悬疑惊悚连载

悬疑惊悚《无惧者的悖论有哪些》是大神“米虫草花”的代表陈默陈默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深秋的冷雨敲打着犯罪心理学教研室的窗模糊了窗外梧桐树枯槁的枝室内灯火通与窗外的阴霾形成两个世陈默站在多媒体讲台神情平静得如同无风的湖投影光幕正展示着数张令人极度不适的凶案现场照片——血迹以某种癫狂的 pattern 喷洒在墙壁受害者姿态扭面部凝固着极致的惊“……综上所”陈默的声音清晰、平没有任何起像是在宣读一份仪器操作手“犯罪嫌疑人李某的行为...

主角:陈默,陈默   更新:2025-10-05 13:29:3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深秋的冷雨敲打着犯罪心理学教研室的窗户,模糊了窗外梧桐树枯槁的枝桠。

室内灯火通明,与窗外的阴霾形成两个世界。

陈默站在多媒体讲台前,神情平静得如同无风的湖面。

投影光幕上,正展示着数张令人极度不适的凶案现场照片——血迹以某种癫狂的 pattern 喷洒在墙壁上,受害者姿态扭曲,面部凝固着极致的惊恐。

“……综上所述,”陈默的声音清晰、平稳,没有任何起伏,像是在宣读一份仪器操作手册,“犯罪嫌疑人李某的行为模式,并非出于仇恨、贪婪或性欲驱动等常见动机。

其核心驱动力,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基于特定恐惧意象的强迫性仪式行为。”

台下坐着的,除了几位本系的教授,还有两位来自市刑侦总队的警官。

其中那位年纪稍长的队长,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显然对陈默的结论感到不适。

陈默切换了一张幻灯片,上面是凶手绘制的、充满诡异符号的草图。

“请注意这些符号的重复性与精确角度,这不符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杂乱特征。

他是在‘执行’一套自认为必须完成的‘程序’。”

陈默指向其中一处细节,“他在每一个现场,都会用受害者的血液,在特定方位绘制这个类似‘眼睛’的符号。

根据其供述,他坚信此行为可以‘驱逐’他内心感知到的‘凝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众人,最后落在导师张教授身上。

张教授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因此,我的侧写结论是:李某拥有高度偏执型人格,智力中上,但其行为逻辑完全构建在一个非理性的恐惧内核之上——即,对‘被无形之物注视’的病理级恐惧。

他的杀戮,是他向这个不存在‘凝视者’献上的、扭曲的祭品,目的是换取短暂的心理安宁。”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只有窗外的雨声和空调的低鸣。

那位刑警队长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压抑的烦躁:“陈同学,你的分析听起来很专业。

但我们追了他三个月,亲眼见过那些现场……你说他是因为‘恐惧’?

可我审问他时,他脸上只有一种……一种疯狂的平静!

他甚至笑着描述切割受害者的过程!

这他妈叫恐惧?”

陈默看向队长,眼神没有任何躲闪,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在接收数据。

“李队长,您混淆了情绪的外在表现与内在驱动。”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恐惧并非只有尖叫和逃跑。

当恐惧超越某个阈值,它会异化。

李某的‘平静’和‘笑容’,是其精神防御机制彻底崩溃后,为了隔绝无法承受的恐怖而生成的‘人格面具’。

他的内在,始终处于被其幻想中的‘凝视者’追逐的状态。

他的犯罪行为,是这种内在压力的唯一宣泄途径。

从逻辑上讲,这完全自洽。”

李队长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找不到任何词汇。

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寒意,不是来自案件本身,而是来自眼前这个年轻学生过于冷静的剖析。

那感觉,就像在观看一个医生,面无表情地解剖一具还有微温的尸体,并精准地指出每一处病变,却对生命的消逝毫无感触。

张教授适时地打破了僵局,他清了清嗓子,圆场道:“好了,陈默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老李,破案不能只看表面情绪,有时就要深入到犯罪者那片扭曲的精神世界里去。

这份报告,我们会再细化一下,明天交给你们。”

两位警官带着复杂的神色离开了。

教研室只剩下陈默和张教授。

张教授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警车亮着尾灯驶入雨幕,叹了口气:“陈默啊,你的逻辑无懈可击。

但是……”他转过身,花白的眉毛下,眼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有时候,过于理性,是否会让你忽略了一些……更模糊、更难以言说,但却真实存在的东西?”

陈默正在整理讲稿,闻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纯粹的疑惑:“教授,无法被观察、测量和逻辑推导的‘东西’,如何证明其真实存在?”

张教授被问得一怔,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你啊……还记得我跟你提过的那起‘镜中尸案’吗?”

陈默点头:“三年前的那起悬案。

第一名受害者死于密闭房间,现场唯一的镜子破碎,死者身上无任何致命伤,法医鉴定结果为‘急性心力衰竭’,即活活吓死。

后续两名受害者死法类似,现场均有镜子元素。

案件因缺乏线索且过于离奇而封存。”

“对。”

张教授压低了声音,仿佛怕被什么听见,“当时负责侦办此案的刑警队长,是我老同学,一个出了名的硬汉。

他在调查第三起案件后,就主动调离了刑警队,据说……精神出了很大问题。

他最后对我说的话,和李某的供词里某些描述,有某种……令人不安的相似性。”

陈默的眼中第一次出现了类似“兴趣”的光芒:“关于‘凝视’?”

“不完全是。”

张教授眼神飘忽,似乎在回忆什么极不舒服的事情,“他反复提到……‘低语’,还有‘影子’……他说,那不是光线的把戏,那是……活着的黑暗。”

他顿了顿,走到陈默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凝重:“这个世界的某些角落,存在着一些痕迹,它们不符合我们的物理定律,不遵循我们的逻辑。

它们就像……就像白纸上的黑点,突兀,无法解释。

陈默,你的大脑是我见过最精密的仪器,但或许,正因为如此,有些‘频率’的信号,你反而接收不到。

这未必是坏事。”

陈默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处理这段信息。

最终,他回答道:“任何‘痕迹’必然有其成因。

如果现有逻辑无法解释,只说明我们尚未找到正确的逻辑框架。

不存在真正的‘无法解释’,只存在‘尚未解释’。”

张教授看着他固执而纯粹的神情,最终只是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窗外,雨下得更大了。

灰暗的天空仿佛要吞噬整座城市。

陈默独自坐在恢复寂静的教研室裡,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了“镜中尸案”的加密档案。

他掠过那些血腥的照片和语焉不详的报告,目光停留在现场物证列表的某一栏——“物品编号 E-07:黑色碎屑,成分类似沥青与未知有机物混合,存在于第一名受害者指甲缝及破碎镜框边缘。”

未知有机物。

他的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将“黑色碎屑”和“低语”、“活着的黑暗”这几个词关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待验证的假设节点。

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发出嗡鸣。

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陈默拿起手机,划开接听。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急促而紧张的女声,带着明显的喘息和恐惧的颤音:“是……是陈默先生吗?

我是张教授的女儿,张柠!

我爸爸……我爸爸他晚上又一个人去了那个地方,就是‘镜中尸案’的那个旧公寓!

我联系不上他了!

他的电话……电话里只有……只有奇怪的杂音……我、我害怕……”窗外的雨声猛地变得清晰起来。

陈默握着电话,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瞳孔微微收缩,像高速对焦的镜头。

“地址。”

他平静地吐出两个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